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儿科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5.促进**分泌 吸乳前让母亲先湿热敷**,促进**循环流量。2~3分钟后,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促进**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哺乳时应该先吸尽一侧**,再吸另一侧**,若一侧**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则可每次轮流哺喂一侧**,并将另一侧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

    6.正确的喂哺技巧 1等待哺乳的婴儿处于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已更换干净的尿布;2正确的哺乳姿势;3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用舌舔母亲的**等。

    (四)不宜哺乳的情况

    凡是母亲感染hiv或患严重疾病(如慢性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精神病、癫痫或恶性肿瘤等),应停止哺乳。乳母患急性传染病时,可将乳汁挤出,经消毒后哺喂。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临产或分娩时,是通过胎盘或血液传递的,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并非哺乳的禁忌证。

    二、人工喂养

    4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用配方奶或其他兽乳,如牛乳、羊乳、马乳等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一)配方奶粉

    1.特点 是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乳制品,使宏量营养素成分尽量“接近”于人乳,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和肾功能,如降低其酪蛋白、无机盐的含量等;添加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如乳清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乳糖;强化婴儿生长时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素如铁、锌及核苷酸、维生素a、维生素d、α胡萝卜素等。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2.奶粉的调配 合理的奶粉调配在保证婴儿营养摄入中至关重要。一般市售配方奶粉配有统一规格的专用小勺,重量比均为1:7,如盛4.4g奶粉的专用小勺,一勺宜加入30ml温开水。

    3.配方奶粉摄入量估计(6个月以内)一般市售婴儿配方奶粉100g供能约2090kj(500kcal),婴儿能量需要量约为418.4kj/(kg·d),故需婴儿配方奶粉20g/(kg·d)。按规定调配的配方奶只要奶量适当,总液量亦可满足需要。

    (二)兽乳的特点

    1.牛乳 人工喂养常选用牛乳,但其成分不适合婴儿。牛乳主要特点为:1乳糖含量低,牛乳的乳糖含量低于人乳,主要为甲型乳糖,易于大肠埃希菌的生长。2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牛乳蛋白质含量较人乳为高,且以酪蛋白为主,酪蛋白易在胃中形成较大的凝块,牛乳的氨基酸比例不当;牛乳脂肪颗滴大,而且缺乏脂肪酶,较难消化;牛乳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2%)低于人乳(8%)。牛乳含磷高,影响钙的吸收。3肾负荷重,牛乳含矿物质比人乳多3~3.5倍,增加婴儿脏的溶质负荷。4缺乏免疫因子,牛乳缺乏各种免疫因子是与人乳的最大区别,故牛乳喂养的婴儿患感染性病的机会较多。

    2.其他兽乳 羊乳蛋白质凝块较牛乳细而软,脂肪颗粒大小与人乳相仿,易消化。但羊乳中叶酸含量很少,长期哺给羊乳易致巨幼细胞贫血。马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低,能量亦低,故不宜长期哺用。

    (三)全牛乳的家庭改建及奶量估计

    若如无条件选用配方奶而采用兽乳喂养婴儿时,必须改造,不宜直接采用兽乳喂养婴儿。

    1.全牛乳的家庭改建

    (1)稀释 降低牛乳矿物质、蛋白质浓度,减轻婴儿消化道、肾负荷。稀释乳仅用于新生儿,出生后不满2周者可采用2:1乳(即2份牛乳加1份水);以后逐渐过渡到3:1或4:1乳;满月后即可用全乳。

    (2)煮沸 煮沸可达到灭菌的要求,且能使乳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在胃中不易凝成大块。

    (3)加糖 婴儿食用全牛乳应加糖,目的是改变牛乳中宏量营养素的比例,利于吸收,软化大便。一般每100ml牛乳中可加蔗糖5~8g。加糖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婴儿营养。

    2.全牛乳摄入量估计(6个月以内)8%糖牛乳100ml供能约418.4kj(100kcal),婴儿需8%糖牛乳100ml/(kg·d)。全牛乳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在两次喂哺牛乳之间适当加水,使乳与水量(总液量)达150ml/(kg·d)。

    三、部分母乳喂养

    在某些情况下,因母亲不宜哺乳或母乳不足时,采用母乳与配方奶或兽乳喂养婴儿为部分母乳喂养,有两种情况。

    1.补授法 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不满意时,提示母乳不足。需要每次哺乳后补充配方奶或兽乳补充母乳喂养为补授法,适宜4~6个月内的婴儿。

    2.代授法 用配方奶或兽乳替代1次母乳量,为代授法。母乳喂养婴儿至6月龄后,为断离母乳开始引入配方奶或兽乳时宜采用代授法。

    四、婴儿食物转换

    婴儿期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需要由出生时的纯乳类向成人固体食物转换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食物常称之换乳食物、亦称辅食或断乳食物。婴儿喂养的食物转换过程是让婴儿逐渐适应各种食物的味道、培养婴儿对其他食物感兴趣、逐渐由乳类为主要食物转换为进食固体为主的过程。

    (一)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的食物转换

    母乳喂养婴儿的食物转换是帮助婴儿逐渐用配方奶或兽乳完全替代母乳,同时引入其他食物;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的食物转换是逐渐引入其他食物。

    (二)过渡期食物

    1.过渡期食物 是除母乳或配方奶(兽乳)外,为过渡到成人固体食物所添加的富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泥状食物(半固体食物)。应根据婴儿发育状况(一般在婴儿年龄为4~6月龄)决定引入其他食物,可参照表3-3。

    表3-3 过渡期食物的引入

    年龄(月龄)|食物性状及种类|餐次(主餐)|餐次(辅餐)|进食技能

    4~6|泥状食物如菜泥、水果泥配方米粉、配方奶|6次奶(断夜间奶)|逐渐加至1次|用勺喂

    7~9|末状食物如软饭(面)、菜末、肉末、蛋、鱼泥、豆腐、水果|4~5次奶|1~2餐饭|学用杯

    10~12|碎食物如软饭(面)、碎菜、碎肉、蛋、鱼肉、豆制品、水果|2餐饭|2~3次奶|抓食、断奶瓶及自用勺

    2.辅食添加原则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3.进食技能 为训练婴儿的进食能力应注意引入的方法和食物的质地。如用勺、杯进食可帮助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10~12个月后食物的质地从末状过渡到碎状可帮助学习自用勺。此外,还应注意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对食物转变的作用,如允许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手眼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能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